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快讯

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5-01-08

  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自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目前公认的卫生信息分类标准。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system, DRGs)是一个把患者病情和医疗资源消耗相统一的病例分类系统,通过对医疗服务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为预付费制度(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 PPS)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外用于DRGs的疾病分组均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ICD-10)体系作为依据。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刘晶等人在《中国医院》杂志2012年第5期发表了《提升病案编码员肿瘤疾病分类能力的探讨》文章。文章指出,为了满足DRGs对临床情况的应用需求,ICD-10临床版应运而生,它是在遵循ICD-10标准要求并不改变ICD-10基本结构的前提下的一种临床应用扩充,在内容和表述形式上有自己的特点,能够满足DRGs的需要。由于严格遵从ICD的扩充要求,ICD-10临床版与ICD-10是完全兼容的,在实施诊断命名和编制细目编码方面,采用ICD-10临床版可以使工作更加规范,从而保障DRGs的科学实施。

  文章认为,做好肿瘤的疾病分类工作对于肿瘤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肿瘤患者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达到DRGs分组以及医疗费用计付要求,努力提高肿瘤疾病分类质量,编码员应做好肿瘤患者主要诊断的选择、肿瘤编码的查找步骤、临床版肿瘤分类的注释和类目说明的仔细阅读、对改变动态的部位编码应加以留意等方面的工作。

  文章介绍,随着以DRGs为基础的预定额支付方式在北京市的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作为DRGs分组的基础,对医疗保险成本核算产生了根本影响。ICD-10临床版的制定与应用,为DRGs的科学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其肿瘤疾病分类的质量则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DRGs分组和医疗费用计付。因此,提高ICD-10肿瘤疾病分类质量是为肿瘤患者、医院、医保部门争取合理利益的关键所在,也是病案编码员为保障DRGs科学实施应尽的职责。